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9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88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研究6-姜酚对鱼糜凝胶特性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的6-姜酚后,草鱼鱼糜在4℃冷藏过程中凝胶强度、持水性、色泽、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总巯基含量和细菌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6-姜酚的鱼糜凝胶强度和持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添加量为1%时达到最大值。在冷藏过程中,6-姜酚可明显延缓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和总巯基含量的下降,同时抑制TVB-N、TBARS和细菌总数的升高。因此,在鱼糜生产中,添加1%的6-姜酚可改善鱼糜凝胶特性,并延长其保质期。  相似文献   
102.
探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PZT薄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溶胶-凝胶法制备PZT铁电薄膜的工艺过程,探讨影响稳定溶胶配制的原材料,溶剂及溶液的pH值选取,分析催化剂和添加剂在提高薄膜质量方面的作用机理,理论上阐述了基片和PbTiO3过渡层对促进PZT薄膜晶化的影响,提出优化溶胶-凝胶技术的关键措施。利用优化工艺对采用无机盐硝酸锆,通过甩胶沉积在α-Al2O3基片上的PZT薄膜的微观表面形貌和相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3.
简单介绍了Llorens提出的关于从聚合物熔体的流变数据预测多分散指数Mz/Mw的方法,并用Llorens的方法计算了纤维素的多分散指数。将计算的值与GPC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法对比较不同纤维素的分散指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用硅胶、二氯化锡为原料,经浸渍、焙烧后在硅胶里形成二氧化锡纳米粒子,在室温下,用40%HF酸将硅胶溶解,可获得尺寸为10nm的二氧化锡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利用生物素-CaM凝胶覆盖技术,在白芷悬浮培养细胞外检测一个分子量为21KD的钙调素结合蛋白(CaMbp),并用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柱,CM-Sepharose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将其纯化。  相似文献   
108.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在凝胶纺丝工艺条件下超分子结构的形成及其机理是目前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 X 射线衍射(WAXD)、小角 X 射线(SAX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初步研究和探讨了 UHMWPE 凝胶丝在超拉伸过程中超分子结构的形成过程及机理,发现拉伸后纤维具有明显的串晶结构并有部分向连续结晶体结构转化,而且认为这一超分子特征结构是纤维取得高性能的内在结构原因。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研究随有机碳与无机氨氮比(C/N)升高,自养硝化膜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C/N升高,微生物菌群从以硝化细菌为主导到以反硝化细菌为主导,硝化过程也由仅硝化到同时硝化反硝化.主要的硝化菌是Nitrosomonas europaea和Nitrobacter sp. ,主要的反硝化菌是Pseudomonas sp. , Acidovorax sp.和Comamonas sp..在高C/N 时,尽管反硝化菌占多数,但硝化菌并没有消失,而是与反硝化菌同存.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